当前位置:首页 > 小游戏攻略 > 正文

杨贵妃传攻略 杨贵妃在哪里

简介 “妈妈,我长大了想去陕西玩,想看看钟楼长什么样子呢。”一位俄罗斯孩子期待地对母亲表示。世界杯激战正酣,俄罗斯人在观战闲暇里享...

  “妈妈,我长大了想去陕西玩,想看看钟楼长什么样子呢。”一位俄罗斯孩子期待地对母亲表示。世界杯激战正酣,俄罗斯人在观战闲暇里享受到来自神秘东方独特的文化暖流。这就是文化传播的力量,它们让世界各地互不相识的人们因文化结缘。

  昨日傍晚,在陕西省侨联的大力支持下,华商报携手莫斯科“田野东方文化交流中心”,在莫斯科市郊举办了“看美景耍红拳品美酒文化交流品鉴会”,活动吸引了近百名俄罗斯群众、武术爱好者、当地华人参加。

  通过精彩的陕西武术展演、陕西美景图片传播、赠送陕西小礼物和“陕西味道”的味蕾体验,让“陕西文化”之光通过华商报这个窗口再次照向世界。

  中俄是友好邻邦,也是“一带一路”的两大重镇,而中国人对于俄罗斯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情结,那首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令无数中国人魂牵梦萦的俄罗斯元素。此次文化交流活动,华商报特意将时间选在了傍晚到晚间举行,地点则选在了莫斯科市郊的一处大型综合型活动场所里,就是为了在俄罗斯“创造”出一处见证中俄友谊的“时空场合”。

  这并不是华商报第一次借体育大赛在海外筹备和举办类似的文化宣传活动,但由于俄罗斯当地陕西人较少,世界杯安保又较为严格等原因,活动筹备相比前两次来说更为困难、复杂。不过,此次活动得到陕西省侨联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并且在旅俄陕西武术家田野的帮助下,华商报特派记者精心准备了两个月时间,联系俄罗斯当地各类协会、华人社团,敲定构思和细节,最终得以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完美呈现活动,吸引了近百人观赏互动。

  在昨日活动现场开幕式上,华商报特派记者介绍了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的选择等。“原来中国人有这么深的俄罗斯情结,实在令人感动。”一位因为迟到没有看到完整活动的俄罗斯人说。

  俄罗斯资深媒体人专访华商报特派记者——“华商报让我对陕西很向往

  我会买机票飞过去!”

  华商报举办的此次海外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吸引俄罗斯当地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众,同时受到俄罗斯媒体人的关注。曾在俄罗斯著名的RT电视台新闻频道工作的娜达莎就是其中的一位。因为对中国和陕西文化的浓厚兴趣,她不仅全程报道此次活动,还协助华商报特派记者组织活动,精心制作了活动所需要的俄语版《表演节目单》,俄罗斯媒体人的认真、专业和对陕西文化的情谊深深感动了华商报记者。也因为这次活动,娜达莎希望有机会能来陕西亲身感受陕西文化、美食和美景的魅力。在此次陕西文化的活动之后,娜达莎对华商报特派俄罗斯记者进行了专访,交流文化传播的话题。

  对话人物:

  Natalia Khokhlova(娜达莎)

  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和外语系。曾在俄罗斯著名的RT电视台新闻频道和俄罗斯电视台担任记者工作。最值得称道的是,娜达莎还曾于2007-2012年在俄罗斯总统记者团工作。目前为俄罗斯小城特别报道的撰稿人,同时也在经营自媒体事业。她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喜欢中国传统武术,会说英语和西班牙语。

  俄罗斯媒体人娜达莎:在世界杯大赛期间,在外国宣传本国传统的地域文化,能这样做的媒体我还没有听说过。我很好奇,迫切地想知道你们怎么做到的?

  华商报特派俄罗斯记者赵蔚林:华商报是陕西省侨联下属的一张都市报,以传播“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心”为己任。华商报社也是陕西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拥有大量忠实读者,我们一直以来都有借体育大赛在海外传播陕西文化的传统。从2014年巴西世界杯首创先河,到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利用两届世界杯、一届奥运会的影响力,与当地陕籍华侨一起举办活动,将陕西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播出去。

  娜达莎:你们会做些什么内容?又如何让当地人感受到这种文化的魅力?

  赵蔚林:这并不是个噱头,是实打实的文化交流,2014、2016年在巴西举办了两次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将陕西独特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展示出来,还让当地民众体验用毛笔写汉字等。这些活动确实增进了巴西人对陕西文化的了解,同时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巴西陕西商会,促进了巴西和陕西之间的文化交流。

  娜达莎:很多人对其他国家的文化生活都是从媒体上看到的,很少能真切体验到。

  赵蔚林:对,中国人对外国的了解也是这样,停留在一个印象中。之前通过华商报的报道,有更多陕西人愿意去巴西旅行,去了解那个遥远的国度。这次来俄罗斯,就是要把陕西文化进一步传播到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这对于华商报来说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机遇和挑战。

  娜达莎:中俄友好关系以及本次世界杯的成功举办,给中国人了一次来俄罗斯认识和了解俄罗斯文化的机会,但很多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还不算是很了解,对陕西文化就更是知之甚少了。

  赵蔚林:我们这次活动就让大家能够真切地看到陕西的武术、品尝来自陕西的美味,还有一些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的介绍。

  娜达莎:华商报的活动从地域文化的一些有趣的细节入手,让人很难忘。

  赵蔚林:我们也希望这次活动能够通过俄罗斯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俄罗斯人了解陕西,能够到陕西来看看。

  娜达莎:我会在某一天买飞去中国的机票。亲自去游览美丽的陕西风光,品尝美食和美酒,学习陕西红拳。

  欣赏陕西景

  观看陕西拳

  品尝陕西茶

  收下陕西礼

  陕西美景 令人着迷

  钟楼和华山最受俄罗斯人喜欢

  八百里秦川有无数美景,从关中到陕南、陕北,从牧场到高山,大美的陕西风光独具特色。

杨贵妃传攻略 杨贵妃在哪里

  在华商报为活动制作的大背景板上,特意印上了陕西地图。在活动过程中,不少俄罗斯孩子和大妈通过华商报特派记者的讲解,对陕西的地理位置,关中、陕南、陕北在地图上的位置非常感兴趣。

  “我去过一次中国,但只到过北京,陕西和西安是不是在北京的下面?”50多岁的玛丽娜一边看着地图,一边问华商报记者,她会说个别中文单词,令人印象深刻。不过还是因为语言不好沟通,精通俄语的旅俄陕西武术家田野给她耐心地介绍:“陕西在北京的西南方向,西安在陕西的正中间,在中国古代的很多个朝代中,西安都是中国的都城。”田野的说法让玛丽娜感到很好奇,她用手摸着地图上的“陕西”,似乎在感受着万里之外那个遥远又神秘的地方。

  在华商报记者为参加活动的俄罗斯人准备的“陕西景色”中,最让他们喜欢的是“钟楼”和“华山”。一位名叫安德烈的俄罗斯壮汉让华商报记者把钟楼的图片传到他的手机里,他还和“钟楼”合影。“钟楼有点类似我们的救世主大教堂(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教堂,在距离红场不远的莫斯科河畔)对不对?是中国的教堂吗?”安德烈问华商报记者。“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钟楼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报时和报警。”通过俄语翻译,华商报记者为这位俄罗斯大汉讲明白了钟楼,“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功能的"钟楼",但西安钟楼是最有名的。”华商报记者向这位俄罗斯壮汉安德烈发出邀请,希望他有时间可以来西安看看钟楼,感受一下西安标志性建筑的魅力。

  除了钟楼,华山也成了活动上的明星。前来参加活动的俄罗斯人此前对陕西的风景了解不多,他们并不知道闻名天下的华山天险是什么意思,不过,当他们看到照片后,都被华山的险峻迷住了。“像一块非常巨大的石头。”两位喜欢中国武术的俄罗斯孩子让华商报记者给他们和华山的照片拍一张“合影”,华商报记者也满足了他们的心愿。

  实际上,在亚寒带生活的俄罗斯人,出国旅行更喜欢去热带,对陕西的了解不多,他们甚至连兵马俑都不太清楚。但随着这次华商报活动的举办,经过华商报特派世界杯记者的推介,不少俄罗斯当地人表示,有时间有机会一定会去陕西玩,因为“陕西很美,很独特!”

杨贵妃传攻略 杨贵妃在哪里

  陕西红拳 打出气势

  三秦武术的刚猛征服“战斗民族”

  昨日的这场活动不仅仅有静态的展示,重头戏还有动态的武术表演,动静结合,让俄罗斯人更清晰、直观地感受到陕西文化的魅力。在众多武术表演中,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的陕西红拳表演,向俄罗斯观众现场展示了三秦武术之刚猛。

  本次红拳表演的主角是47岁的俄罗斯武术爱好者萨沙。萨沙目前也是一名俄罗斯武术教练,也在带自己的弟子。此次活动中,他应邀前来表演太极、红拳等武术项目。在现场,萨沙一上来先为大家表演了自己拿手的太极拳表演,作为一个俄罗斯人,他打出来的太极没有半点违和感,完全有着一位中国老拳师的风范,一招一式、抑扬顿挫,极为有力、有型。

  “通过俄罗斯武术圈的朋友开始了解、学习武术,几次转折后认识了田野,之后一直跟他学习传统武术。”经过学习,萨沙了解到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习中国传统武术不仅仅是掌握武术的特有技能,更重要的是自我修行,而且不仅是修身,更是修心。

  自从跟随田野学红拳之后,萨沙很快喜欢上了陕西红拳,“我更喜欢陕西红拳!它比较古朴、独特、有力道。第一次看到就完全征服了我。通过学习陕西红拳,对陕西文化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陕西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萨沙说道。萨沙现场打了一套陕西红拳,将自己多年所学尽展无遗。“萨沙的红拳给人的感受是渗入了俄罗斯人对于武术的理解。”田野这样评价到。

  在接触到陕西红拳之后,萨沙对陕西文化也有了更鲜明的认识和更大的求知欲,“希望有机会可以去中国参赛并旅行,更希望能够对陕西的风土人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一次的活动就给我们一个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个决心。我要去陕西参加武术比赛,并不是希望争夺名次,主要是感受陕西文化。我想,那肯定会是我人生中一次神奇的旅程。”萨沙说。活动现场,华商报记者对萨沙身穿的那件印有中国汉字的,类似于马甲样的武术表演服装很感兴趣,原来,这是萨沙特意制作的,上面印有的是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中国汉字,比如:“龙、鼓、飞、车……”等等。

  除了萨沙和他的红拳表演,还有多位俄罗斯武术爱好者以及田野在俄罗斯的弟子们的表演,他们在活动现场演示了太极拳、双刀、枪、棒等兵器和拳法为活动助兴,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五位俄罗斯大妈现场表演了他们的双节棍舞,虽然大妈们打得更像是“保健双节棍”,不过,对于中国武术和陕西文化的爱,让她们的表演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陕西味道 与众不同

  陕南茶与酒和俄罗斯饮料碰撞

  从视觉、听觉上满足了大家的需求之后,华商报特派记者还特意给俄罗斯朋友准备了一些陕西的“味觉体验。”

  在活动的几个展示环节结束后,华商报记者为特邀参加活动的俄罗斯民众带来了一些陕西的糕点和小食品,并现场泡了陕西茶,与俄罗斯朋友共同分享,不管是陕西的绿茶还是茯茶,都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玛丽娜特意带来了俄罗斯饮料格瓦斯和俄罗斯的一种水果茶,她在品尝了华商报记者带去的陕西茶之后,连连说好。

  “陕西的茶感觉更苦些,但后味有些不同,我觉得有点像酒的滋味,要慢慢品味。”玛丽娜居然把陕西的茶叶喝出了酒的味道。华商报记者品尝了玛丽娜带来的水果茶,“俄罗斯的茶更甜一些,中国茶苦涩但确实有自己的专属滋味。可以说,陕西的茶叶契合了陕西人吃苦耐劳又低调的性格,陕西人虽然并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熟悉了之后,对朋友非常好,也非常乐于助人。”听了华商报记者的描述,玛丽娜端起一杯陕西茶,“让我们为友谊干杯,为陕西干杯!”华商报记者还特意教给玛丽娜用陕西话说:“嫽扎咧!”她很快就学会了。

  华商报记者还带去一瓶陕西白酒,由于有小朋友在场,大家现场并没有饮酒,记者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安德烈。他表示回家后一定要好好品尝一下“陕西味道!”看它和伏特加比起来哪个更好喝。

  陕西礼物 承载文化“我拿到了白鹿原和杨贵妃”

  在这场活动结束后,华商报还为参加活动的俄罗斯民众准备了华清宫和白鹿原影视城精心准备的玩偶和明信片等礼物,活动结束后,当华商报特派记者将这些带有陕西文化鲜明符号的礼品送给俄罗斯民众时,很多俄罗斯人表示要珍藏这些来自陕西的礼物,这也为华商报此次“陕西文化传播之旅”添上了浓浓的一笔。

  或许俄罗斯人能明白钟楼和华山到底是什么,但对于杨贵妃和白鹿原的故事可就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清楚了。在俄语翻译的帮助下,华商报记者给这些痴迷、热心陕西文化的俄罗斯人们介绍,白鹿原是陕西的一处农村历史浓缩成的文化符号,饱含着关中地区农村的种种秘史,有着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更是陕西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一部重要作品。

  而华清池和杨贵妃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讲起来更为简单。“唐朝女子以胖为美……”听到华商报记者的描述后,现场俄罗斯人都瞪大了眼睛,不少俄罗斯民众表示,这些礼物都很珍贵,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收藏这些东西。“我拿到了"白鹿原"和"杨贵妃",很开心,这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很神奇。”一位俄罗斯女子对华商报记者说。她其实说错了,华清宫赠送给俄罗斯民众的玩偶并非杨贵妃,而是唐朝的仕女摆件,但在俄罗斯人看来,无所谓,都一样,都是来自遥远陕西的珍贵礼物,通过华商报这次的活动,让他们见识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文化,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华商报特派俄罗斯记者 赵蔚林 文/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