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游戏攻略 > 正文

逃离北科农场攻略 天猫农场攻略

简介文/黑石 图/月神之箭(微信公众号:黄桷树财经)我是一个“大厂”下的蛋,一家三代几十口人,都在“大厂”内生存。...

文/黑石 图/月神之箭(微信公众号:黄桷树财经)

我是一个“大厂”下的蛋,一家三代几十口人,都在“大厂”内生存。

逃离北科农场攻略 天猫农场攻略

这是我的宿命,不过,试图“旁观”一下“大厂”这个庞然大物,会是一件有趣的事。

展开全文

爷字辈那一代,身处革命时期和建国的年代,什么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基本没得选。什么分工,分房都是由组织安排。那个年代的人,很淳朴,理想信念坚定,穿着整齐划一。

那时,厂就是家。

爷字辈一代,是开荒人,这厂一砖一瓦都是他们亲手搭建起来的,刚开始有苏联专家来指导,后来苏联专家走了,剩下那些未完工程,还得大家伙琢磨着弄。

爷说投产那天,大伙都哭了。文革的事,爷很少提,只是说“武斗”的时候,他运气好,因无意卷起右手袖,而躲过一劫。他们这一辈人,只要读过点书,会写点字,或习得一门技能,就能在单位上混个不大不小的职务,然后光荣退休,子女就能够顺利接班。

那时候我太小,对厂里的印象是,高高的烟囱、美味的凉肉片。

当广播声响起,看着大人们手里拿搪瓷碗或搪瓷口缸排着队,在食堂门口等待打饭时,我就期盼着,这次能吃上凉肉片,可每次都总是失望而归。我妈说,小时候的我总是吃不饱。吃不到的凉肉片,是记忆中最好吃的食物。相比厂区,我更喜欢去外婆家,外婆家的鸡汤总是特别香,外婆家在厂办农场,每次去都要坐车,那里没有烟囱和工厂,只有一个礼堂和一个花园。礼堂在星期五晚上会放电影,小孩子们会在墙上画下自己的身高,在花园里捉迷藏。在那片厂区与农场之间我们放肆地自由生长。

厂就是家的感觉,其实很美好。爷爷那一辈,还有一种建设者的自豪感,要有光,就有了光。要有厂房,就有了厂房。那时他们有一种真正的主人翁精神,这里寄放得下他们所有的梦想、爱情、家庭,这里就是他们的全部。

父字辈一代,挨过饿,吃过苦,受过穷,见证过身边朋友们,在下海、下岗之间的人生起落,体会过“大厂”的温暖与无情,如今也算安稳退休。

父亲很少聊他年轻时候的事,只是偶尔提及,父亲年轻时候搬过石头,做过木活,编过麻绳,上过夜校。那时候同在一个厂,大家都一样,凭本事吃饭,而命运也总是很微妙,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因替别人写检讨被发现,从原来干体力活,被调到机关做文书。

父亲这一辈人,对“厂”有着很深的感情,“厂”总是给予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我幺舅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想要进工厂还不够格,只能留在农场挑大粪,后来靠自己的努力读了师范,又回到厂里,在子弟学校给孩子们上美术课。有一年,校长让他代英语课,他回家抱怨道:让我这个“挑大粪"的上英语课,真是“误人子弟”。

那时候改革开放,角色转换很快。许多人从厂里辞职下海经商,因为家风严谨,家中没人敢提这事。只有我二叔在过年时,偷偷带我们去卖“砸炮枪“——就是那种左轮,放进火药纸,抠扳机会响。二叔不敢在厂区附近卖,就骑车带我和表哥到稍远一点的镇上。那是第一次练摊,既兴奋,又好玩。见人我们就开一枪,吸引别人的注意。刚开始,生意还不错,我们也玩得开心。可是来了一个人,买了枪后,就要求新枪配上新的火药纸试试,居然试了几包火药纸,都打不响,就骂二叔是奸商。二叔脸一红,气得说不出话,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二叔无奈只好把钱退了,给人家赔不是,然后,带着我们和没卖完的枪,灰溜溜地回家了。从此,家里再没有人提下海做生意这事了。

父亲那一辈人,愿意留在厂里,不下海经商,还有一个原因,在厂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每个人只要尽其所能就好,不必顾虑太多。那时候,到处都有大小礼堂、篮球场,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特别多,有专长的可以一段时间不用上班,专心排练和比赛,这也成就了许多姻缘。那时的厂,是一个包容温暖的小社会,待在里面都很安全。只是,谁也不知道,安全感的失去和青春期的叛逆一样,突如其来。

父亲的人生,就是在厂里的一生,是一种“确定性”。有时,我觉得“确定性”也是一种美好。小国寡民,温情融融。厂给了父亲一切,也铸就了他的性格。我想整个中国,关于“大厂子弟”,总有无数共同的温暖记忆。

逃离北科农场攻略 天猫农场攻略

我这一代,出生在厂区医院,生长在厂区大院,读书在子弟中小学,终于在高考后,“逃离”了那座城市,以为永远不会再回去,可毕业之后,又被地心引力一样吸引回到这“大厂”。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混合了城市变迁,青春叛逆,改革开放,安全感的颠覆与重塑,逃离与回归。记不得搬了几次家,从平房搬到三楼木板房,从木板房搬到小楼房,从一间房子搬到两间房子,从没有卫生间搬到有卫生间。每一次搬家,小伙伴们就会少一些,每一次换学校,认识的人越来越少。原来以为厂区就是全世界,后来发现外面的世界不一样。厂区之外还有厂区,厂区之外还有城市。那时候打架,地域性很强,厂区内部的是窝里斗,一对一单挑,要是厂区外面的,那就得抄家伙,打群架。

98年国企改革,许多人下岗,国企不再是安全的代名词。许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去更远的地方。我们这一代就被留在家里。有朋友告诉我,那时她很讨厌楼下的姐姐,但又不得不去和他们玩,因为她害怕一个人待在家里。那些没人管的孩子,或是逃学,或是喝酒,或是打架,甚至早孕,吸毒,一切能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他们都会去尝试。

原来厂区的篮球场被拆了,盖成了房子,原来厂区的花园被拆了,盖成了房子,原来厂区的礼堂被拆了,盖成了房子。原来嬉戏玩耍的空间,被楼房替代,我们被压缩到楼栋里一间一间的空间中“失去自由”。外面的世界未必好,但被压抑的灵魂总想到外面看看。这时的厂,在一个孩子眼中,已经成为一道枷锁,渴望挣脱。

所谓“回归”,不过是“机会成本“使然。

刚毕业那会儿,找工作不容易,收入也比较低,一同学在重庆某国企工厂上班,一个月拿到手600块钱工资,还得还助学贷款。我家境宽裕点,没找到“好工作”,就留在重庆考研。这位后来成为研发工程师的同学告诉我,若没有我那时在重庆,彼此有个照应,就那点工资,他早就回老家种田去了,也不会有熬出头的今天。

考研失败后,我最佳选择是回到父辈们奋斗过的地方,这是理想的说法。其实,那时候房地产很火,刚好专业对口,厂里需要人,就回去了,道理很简单,收入“高”嘛。

我相信许多人愿意留在“国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收入稳定。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基本能够达到“旱涝保收”,小康或温饱。唯一区别是,效益好的单位收入高一点,效益差的单位收入低一点。

听朋友讲,他待过重庆的一家国企,生产汽车配件的,不按市场规律,不分淡旺季,一直都是满负荷生产,销不出去的产品堆在仓库里。问其缘由。答曰,开工就不用放假,有工资发,尽管经济效益差。这还算好的,有的工厂计划关停重组,一晃就是十多年过去了,厂是停了,可重组没有消息,留在厂里的职工拿着“低保”,无所事事,成天打麻将度日。

内地不比沿海开放,一个小地方的国企如果有矿产资源,经济效益一般不会差,那就可以养活当地绝大多数人口,这样的“大厂”很讨当地政府喜欢,政策也容易倾斜。于是,这“大厂”就开始尝试“多元化”,比如搞房地产。当年房地产很火的光景,大家挤破头,托关系、走后门想进这“大厂”的地产公司。如今几次房地产政策调控下来,毕竟不专业,经不起政策的折腾,经营业绩大不如前,普通员工一看工资条,这经济账算不过来呀。于是,大家又挤破头,托关系,走后门,想方设法搞“内退”。这是资历深、年纪大的国企职工才有的特权。还有一部分老资格,年龄距离退休还远的,一看升迁无望,早已在“大厂”之外自谋产业,不过,依然上班准时打卡,工资照样拿,只是,工作时间不见人。

有人说,判断一家国企经营效益好不好,一是看当地夜市的繁荣程度;二是看有多少人想方设法把子女送进去,或是想方设法把自己搞出来。

过去,我们大多无从选择。我们选择某一个国企,并不是我们觉得我们最适合做这个工作,还是因为安全感,一种生活相对的固定,一种确定性,大家不用担心那么多变化,许多人的大厂情结,是一种内心的主人翁精神,比如过去的工人敢骂厂长,现在不一样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竞争规则的改变,大厂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而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从前你在厂里上班,常听到的话是:你是谁家的孩子?现在则是,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学什么专业。专业替代了家庭背景,而人脉关系替代了情感归属。于是,如今想要在厂里“混”个职务,如股级、科级,并不困难,只要做到“又红又专”。

“红”是什么?懂政治,有人脉。这“专”,自然是专业技能了。国企有一个特点,对一般员工特别包容,如果你比别人多努力点,主动一点,抓住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那么有位置空缺时,大家自然会想到你。毕竟,公司闲人那么多,总得有一个干活的吧。公司里,一部门经理和我年龄相仿,我很奇怪,他比我早一年进入公司,也是厂里的小孩,为什么就能早早坐上部门经理的位置,时间一长,才知道其中缘由,他部门有三个人,个个都是“老油条”,所有工作都是他自己干的,挂个部门经理的头衔,干员工的活计,这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在国企,三十岁到四十岁是个坎。刚进公司那会儿,看到许多三十岁到四十岁的管理层辞职,觉得挺奇怪的,明明大好的前程和光景,说放弃就放弃了。等我到了他们的年纪,看到周围一起进公司的小伙伴或升职,或辞职,才渐渐明白其中缘由。

许多从国企出走的人,不是没本事,也不是升迁无望,而是,公司人员变换,归属感消失。原来的厂,大家都是主人翁,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活,连接彼此的是类似亲情的革命友谊,而不是厂长或上级。而如今,个体独立、自由,要维系国企这种文化,靠的是领导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这微小的差异,外来的领导很难察觉。于是乎,一朝天子,一朝臣。领导一换,经营理念,工作方式都不一样了。在大锅饭的背景下,大家都拿一样的工资,有点专业能力的人,多少都有点性格脾气,事是老子干的,老子当然要拽点,这样心里才平衡嘛。老领导知道你的脾气性格,自然会包容,可新来的领导,哪知道这些,一看大家都差不多,你拽什么拽,这样一言不合,“牛人”就容易拍屁股走人。

很难说国企的人员流失,是好或不好。正如易经乾卦所说“或跃在渊,无咎”,只要自己有本事,留下或离开,都没有过错,一切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过去,我们没有选择,现在,我们选择过多。体制内的国企像一棵植物,植根于大地,不能移动,但能滋养着周边的生灵。体制外的民企或创业者则像动物,自由灵动,但每天都得为生存奔波。

当我们选择追寻自由时,我们必须放弃体制内的安全感,当我们选择安全感时,我们必须放弃个体独立意志。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凡事都有代价。而有些代价,并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和弥补。那些用钱买不到的,或许是“大厂”留给我们这代人的是童年的记忆或阴影,那些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需要面对的是集体主义与自由意志之间的纠结、迷茫与彷徨。

我想我们这一代人的创业,并非只为追逐金钱,我们逃离体制,并非只为逃离约束,我们留下,也并非只为安全,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无论在哪,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被称之为理想主义的情怀,那种父辈们留下的,为一个事业付出,奉献,哪怕牺牲,无论成败,都会热泪盈眶的感觉。

当一个时代变迁,过去那些,曾经温暖过我们的回忆,那些感动、痛苦和迷茫的经历,那些我们曾经恋恋不舍的理想,正一点点地离我们远去时,总需要有人来做点什么,让后来的人知道,所谓情怀和理想,不只是空穴来风。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