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美团的借款可靠吗 美团的借款可靠吗下载

简介供应链金融是什么?按照传统定义,它是将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按照传统定义,它是将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本文全面解析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特点,供读者参考。

业务闭合化

业务闭合化指的是供应链运营中价值的设计、价值的实现、价值的传递能形成完整、循环的闭合系统,一旦某一环没有实现有效整合,就有可能产生潜在风险。

值得指出的是业务闭合不仅指的是作业活动如技术、采购、生产、分销、销售等作业活动的有效衔接,而且也涵盖了价值的完整结合、循环流动,亦即各环节的经济价值能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度得以实现,并有效地传递到下一个环节,产生新的价值。

这一要求也就意味着在设计和运作供应链金融中,需要考虑所有可能影响业务闭合的因素。具体讲,影响业务供应链闭合性的因素有两类因素:一类因素来自宏观层面的问题。这包括宏观系统风险,也就是说由于宏观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供应链运营中断,难以实现可循环的供应链运营。特别是在立足全球供应链基础上开展的金融活动,特别容易产生这一问题。另一类因素是行业或区域性系统风险。供应链金融一定是依托于一定的行业供应链而开展的金融创新活动,因此,供应链服务的行业和区域特征必然对供应链能否稳定持续运行产生作用。

具体讲,供应链金融只能在持续或者稳定发展的行业中实施,对于限制性的行业或者夕阳型行业,实施供应链金融会具有较大的风险,这是因为行业走低或者低迷会直接使供应链运营遭受损失,进而影响到了金融安全。

同理,一些区域性的因素,如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市场透明度、政府服务水平以及区域环境的稳定性等都会对业务闭合化产生挑战。

供应链本身的业务结构也是保障闭合的主要方面,一个稳定、有效的供应链体系需要做到主体完备到位、流程清晰合理、要素完整有效。主体完备到位指的是供应链设计、组织和运营过程中,所有的参与主体必须明确,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活动是基于生态网络结构的金融性活动,网络中涉及到诸多的参与主体,如供应链上的成员(上下游、合作者、第三方等)、交易平台服务提供者、综合风险管理者以及流动性提供者,如果某一主体缺失,或者没有能够起到预期的作用,业务的闭合性就会产生问题。

流程清晰合理指的是供应链以及金融活动中的各业务流程清晰,并且能够有效结合。这既包括了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清晰合理,也包括了线上和线下流程清晰,并且能够产生高度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作用。要素完整有效指的是采购、销售、技术、生产、分销、销售、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等管理要素能够发挥相应的支撑和监督供应链金融活动的作用。

业务闭合化指的是供应链运营中价值的设计、价值的实现、价值的传递能形成完整、循环的闭合系统,一旦某一环没有实现有效整合,就有可能产生潜在风险。

值得指出的是业务闭合不仅指的是作业活动如技术、采购、生产、分销、销售等作业活动的有效衔接,而且也涵盖了价值的完整结合、循环流动,亦即各环节的经济价值能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度得以实现,并有效地传递到下一个环节,产生新的价值。

展开全文

这一要求也就意味着在设计和运作供应链金融中,需要考虑所有可能影响业务闭合的因素。具体讲,影响业务供应链闭合性的因素有两类因素:一类因素来自宏观层面的问题。这包括宏观系统风险,也就是说由于宏观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供应链运营中断,难以实现可循环的供应链运营。特别是在立足全球供应链基础上开展的金融活动,特别容易产生这一问题。另一类因素是行业或区域性系统风险。供应链金融一定是依托于一定的行业供应链而开展的金融创新活动,因此,供应链服务的行业和区域特征必然对供应链能否稳定持续运行产生作用。

具体讲,供应链金融只能在持续或者稳定发展的行业中实施,对于限制性的行业或者夕阳型行业,实施供应链金融会具有较大的风险,这是因为行业走低或者低迷会直接使供应链运营遭受损失,进而影响到了金融安全。

同理,一些区域性的因素,如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市场透明度、政府服务水平以及区域环境的稳定性等都会对业务闭合化产生挑战。

供应链本身的业务结构也是保障闭合的主要方面,一个稳定、有效的供应链体系需要做到主体完备到位、流程清晰合理、要素完整有效。主体完备到位指的是供应链设计、组织和运营过程中,所有的参与主体必须明确,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活动是基于生态网络结构的金融性活动,网络中涉及到诸多的参与主体,如供应链上的成员(上下游、合作者、第三方等)、交易平台服务提供者、综合风险管理者以及流动性提供者,如果某一主体缺失,或者没有能够起到预期的作用,业务的闭合性就会产生问题。

流程清晰合理指的是供应链以及金融活动中的各业务流程清晰,并且能够有效结合。这既包括了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清晰合理,也包括了线上和线下流程清晰,并且能够产生高度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作用。要素完整有效指的是采购、销售、技术、生产、分销、销售、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等管理要素能够发挥相应的支撑和监督供应链金融活动的作用。

交易信息化

交易信息化原本指的是将企业内部跨职能以及企业之间跨组织产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等各类信息,能及时、有效、完整反映或获取,并且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清洗、整合、挖掘数据,以便更好地掌握供应链运营状态,使金融风险得以控制。

而今,交易信息化的含义进一步得到扩展,为了实现金融风险可控的目标,不仅是能够获取和分析供应链运营中直接产生的各类信息和数据,而且能实现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有效的信息治理。

显然,信息治理行为包括了交易管理、规则确立、信息安全、数据流管理以及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有效的供应链金融信息治理,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第一,确保供应链业务的真实性。即所有在供应链中发生的业务是真实、可靠的,并且产生的价值是持续、稳定的。要做到前一点,就需要通过对交易凭证、单据和供应链运营状态的查验,来确保交易的真实。

此外,还可以运用大数据辅助判断供应链业务真实可靠,即关、检、汇、税、水、电等间接性数据挖掘分析,例如,供应链参与企业一般纳税人取得资格的时间、纳税等级与缴税情况、结汇状态、常年用电用水的程度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能够间接地了解生产经营的真实程度。

第二,确保供应链物流能力和质量。即在从事供应链物流服务过程中,物流作业的质量、数量、时间、地点、价格、方向等明确、清晰,例如,物流运营的能力、库存周转率、物流网络等能否完全符合供应链交易或者相应主体的要求,此外单货相符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

第三,确保供应链中资金财务风险清晰可控。交易信息化管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能清晰地了解供应链中资金流和财务的状态,否则该信息的缺失就会直接导致供应链金融风险。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采取各种渠道把握几个方面的信息:

(1)现金流和利率状态;

(2)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和内控体系;

(3)借贷状态。

交易信息化原本指的是将企业内部跨职能以及企业之间跨组织产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等各类信息,能及时、有效、完整反映或获取,并且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清洗、整合、挖掘数据,以便更好地掌握供应链运营状态,使金融风险得以控制。

而今,交易信息化的含义进一步得到扩展,为了实现金融风险可控的目标,不仅是能够获取和分析供应链运营中直接产生的各类信息和数据,而且能实现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有效的信息治理。

显然,信息治理行为包括了交易管理、规则确立、信息安全、数据流管理以及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有效的供应链金融信息治理,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第一,确保供应链业务的真实性。即所有在供应链中发生的业务是真实、可靠的,并且产生的价值是持续、稳定的。要做到前一点,就需要通过对交易凭证、单据和供应链运营状态的查验,来确保交易的真实。

此外,还可以运用大数据辅助判断供应链业务真实可靠,即关、检、汇、税、水、电等间接性数据挖掘分析,例如,供应链参与企业一般纳税人取得资格的时间、纳税等级与缴税情况、结汇状态、常年用电用水的程度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能够间接地了解生产经营的真实程度。

第二,确保供应链物流能力和质量。即在从事供应链物流服务过程中,物流作业的质量、数量、时间、地点、价格、方向等明确、清晰,例如,物流运营的能力、库存周转率、物流网络等能否完全符合供应链交易或者相应主体的要求,此外单货相符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

第三,确保供应链中资金财务风险清晰可控。交易信息化管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能清晰地了解供应链中资金流和财务的状态,否则该信息的缺失就会直接导致供应链金融风险。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采取各种渠道把握几个方面的信息:

(1)现金流和利率状态;

(2)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和内控体系;

(3)借贷状态。

收入自偿化

收入自偿化是指供应链金融活动中所有可能的费用、风险等能够以确定的供应链收益或者未来收益能覆盖,否则一旦丧失了自偿原则,就很容易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而决定自偿原则的因素就包括了供应链运营中相应的货物、要素的变现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供应链金融运营互联网化、网络化的条件下,可能对收入自偿产生影响的因素,不仅仅是静态地考察货物、要素的变现,还要动态地分析影响变现和收益的时空要素。

所谓时间要素指的是供应链金融活动中融资借贷的长短时间匹配问题。融资周期也是产生风险的因素,周期时间越长,可能的风险就会越大。具体而言,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长借长还(即借贷时间长,还款时间长),甚至长借短还(即借贷时间长,分阶段偿还)都有可能对收入自偿产生挑战。

如果借贷时间较长,就有可能因为外部环境或者其他各种因素,产生行业或业务的波动,对产品或业务的变现能力和程度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在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中小企业不稳定、不规范的环境下,短借短还应当是收入自偿化遵循的准则。

空间因素指的是产生供应链收益的来源地。由于不同的国家、地域因为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作用,会有不同程度的风险,这种风险必然影响到了交易主体的信用和行为,以及交易产品价值的变动和交易的安全,这些都是收入自偿化原则需要关注的要素。

美团的借款可靠吗 美团的借款可靠吗下载

收入自偿化是指供应链金融活动中所有可能的费用、风险等能够以确定的供应链收益或者未来收益能覆盖,否则一旦丧失了自偿原则,就很容易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而决定自偿原则的因素就包括了供应链运营中相应的货物、要素的变现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供应链金融运营互联网化、网络化的条件下,可能对收入自偿产生影响的因素,不仅仅是静态地考察货物、要素的变现,还要动态地分析影响变现和收益的时空要素。

所谓时间要素指的是供应链金融活动中融资借贷的长短时间匹配问题。融资周期也是产生风险的因素,周期时间越长,可能的风险就会越大。具体而言,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长借长还(即借贷时间长,还款时间长),甚至长借短还(即借贷时间长,分阶段偿还)都有可能对收入自偿产生挑战。

如果借贷时间较长,就有可能因为外部环境或者其他各种因素,产生行业或业务的波动,对产品或业务的变现能力和程度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在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中小企业不稳定、不规范的环境下,短借短还应当是收入自偿化遵循的准则。

空间因素指的是产生供应链收益的来源地。由于不同的国家、地域因为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作用,会有不同程度的风险,这种风险必然影响到了交易主体的信用和行为,以及交易产品价值的变动和交易的安全,这些都是收入自偿化原则需要关注的要素。

风险结构化

风险结构化指的是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能合理地设计业务结构,并且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或组合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理解风险结构化的过程中,同样有两点需要考虑:

一是针对于不同的风险来源,因应和降低风险的手段和途径是具有差异性的。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双重叠加,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在结构化分散风险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多种不同形态的手段和要素。显然,针对于不同状态的风险类型,就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加以弥补,并且还需要考虑这些手段的组合效应。

二是尽管存在着各种化解、分散风险的手段,但是应当看到不同手段和要素的重要程度和风险分散能力是不尽一致的,也就是说风险手段存在着优先级。例如,在特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保险可以作为分散风险的手段之一,但是往往不能成为化解风险的最后或唯一方式。甚至作为担保方的主体也存在着优先顺序,这是因为不同主体的信用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自身的经营历史、文化、对法规和契约精神的理解都会影响到对风险出现之后的应对方式。

风险结构化指的是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能合理地设计业务结构,并且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或组合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理解风险结构化的过程中,同样有两点需要考虑:

一是针对于不同的风险来源,因应和降低风险的手段和途径是具有差异性的。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双重叠加,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在结构化分散风险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多种不同形态的手段和要素。显然,针对于不同状态的风险类型,就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加以弥补,并且还需要考虑这些手段的组合效应。

二是尽管存在着各种化解、分散风险的手段,但是应当看到不同手段和要素的重要程度和风险分散能力是不尽一致的,也就是说风险手段存在着优先级。例如,在特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保险可以作为分散风险的手段之一,但是往往不能成为化解风险的最后或唯一方式。甚至作为担保方的主体也存在着优先顺序,这是因为不同主体的信用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自身的经营历史、文化、对法规和契约精神的理解都会影响到对风险出现之后的应对方式。

延伸阅读:供应链金融,还存在哪些蓝海市场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按照传统定义,它是将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但是,这种1+N的定义我们觉得是片面和过时的,因为供应链对应的很多流通行业是没有核心企业的,或者核心企业并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如大宗商品的库存融资就不依赖任何核心企业。

因此,对供应链金融的定义是:一,供应链金融是为整个流通环节提供资金服务,形式不限;二,供应链金融是无因化的,即看具体商品或应收账款进行贷款,而不是取决于融资企业的资信。

如今,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层面。2017年10月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2017年8月国资委《关于进一步排查中央企业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的通知》推动国企退出供应链金融领域,给予市场力量更大空间。可见供应链行业发展将迎来春天。

为什么市场上没有供应链金融的理财产品?

原因一:现有的供应链金融结构决定了国企和上市公司赚走了息差,投资人只拿到了存款或理财收益。典型的国企企业如厦门建发、浙江物产,上市公司如怡亚通、飞马国际。

原因二:深圳是中国供应链金融的特色城市,诞生了怡亚通等大型上市公司,但却无法复制到全国,因为深圳有着独特的IT产业。

原因三:银行为什么没有直接做供应链金融,反而要借助国企和上市公司?除了上述所说的业务能力外,银行有两个巨大的短板,一是内部流程模式不适用,二是缺乏贸易主体。

内部流程:银行传统对公业务市审批2~3个月,放一年期的款,适用于对单个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和贷款。供应链金融虽然是对公业务,但更加类似消费金融业务,业务标准化,审批时间短,按日计息。绝大部分银行没有相应的审批和贷后管理流程。

缺乏贸易主体:银行没有贸易主体可以拿到一手货权,而依赖仓单和保理。仓单需要三方监管协议。在陆地仓,国企仓储管理能力不足,监管协议很难落实。在港口,强势港口基本不签署监管协议。保理需要确权。大量强势国企和央企不接受确权,如电厂。确权带来操做工作的繁琐使得更多使用在账期长的应收上。

新供应链金融的蓝海在哪?

从品类上看,国企和上市公司覆盖的主要是大宗商品领域,以及平行进口车、牛羊肉这种消费品里的类大宗商品。从地域上看,国企和上市公司覆盖的大宗商品的进口和国内的主要流通领域,而在类大宗商品里覆盖的领域主要是进口。

我们看到随着供应链金融往更多行业和国内流通下游链条渗透,产生了新的供应金融的蓝海市场。

1. 汽车行业:

随着主机厂产能过剩,4S店销往二网变成常态化,且销量大增,预计占到汽车整体销量的1/3。由于4S店提车要全款,二网收车后才付全款,因此导致中间环节的资金需求大增。

两年前,4S店到二网的在途垫资,资金成本高达年化60%+,甚至更高。但这个流通领域涌现出大量B2B企业,如卖好车等,使得新资金方介入变得简单,导致整个行业利率大幅下滑到15~18%,即日均万四到万五。

2. 大宗商品行业:

大宗商品分成三个大类:煤炭为起点的钢铁和化工、石油为起点的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按统计局2016年三者产值合计为24万亿。按2月周转期计算,整体金融规模上限为4万亿。

这个领域是国企传统的优势领域,如浙江物产、厦门建发、中化等,其自身拥有庞大的业务和物流团队。但随着B2B的兴起,大宗商品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并不在是国企和上市公司主导,新资金方的进入也成为现实,对他们而言这也是蓝海一块。这块在后面章节在详述。

另一方面,大宗商品比较依赖铁路运输,而铁路货运量的90%都是大宗商品,而绝大部分都没有金融渗透。但随着铁总的改革加速,我们看到这块已经有所突破。

3. 餐饮行业:

据商务部统计,餐饮行业规模3.6万亿。行业分为门店和供应链,门店可以用消费金额简单分为正餐、轻餐、快餐、外卖和团餐。

在门店领域,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尝试过金融服务。但除了少量大型连锁外,大部分门店的金融结果都不太理想,原因有几个:

A、国内连锁餐饮的生命期比国外短。

B、很难准确抓取门店流水。

C、门店老板的瓶颈。

上述原因,导致餐饮门店的放款成本高、坏账率高。但美团尝试了一条成功的路径——对外卖公司贷款。外卖极度依赖美团导流,单个店金额不大,坏账老板个人负担的起,因此整体金融的操作和风险成本都较低,利率反而更高。

在餐饮供应链领域,食材可以分为叶菜、生鲜、冻品和粮油。

在我们观察看,新兴的B2B并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因此规模并没有很快做大。冻品流通环节的资金并不是最明显的痛点,银行对传统批发市场的渗透度较高。

而冷链和仓储环节是问题,仓储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现有多温层和分拨面积大的要求。冷链物流环节缺少全国性的可靠服务。但由于缺乏地产的成熟资金运作模式,B2B平台不得不依靠股权融资进行重资产的投入,使得扩张速度较低。但今年冷链地产的火热,吸引了住宅地产商的进入,未来可能会有所改观。

4. 汽车零部件行业:

根据罗兰贝格统计,后市场中的汽车零部件每年的消费规模约5000亿。B2B电商以不同角度切入零部件流通行业,以望改变现有经销流通体系,如康众—标准件/品牌件、巴图鲁—车型件、甲乙丙丁—轮胎机油。汽车零部件的供应链金融有几个难题,但相关企业正在想办法解决。

价格和品质的混乱:从价格区分,汽车后市场零部件分成原厂件/品牌件、副厂件/仿制件、拆车件/走私件三大类,三种零部件处于混杂难以区分的状态。

固有的仓储物流体系:我们估计汽车后市场零部件库存规模约2000~4000亿。大量库存囤积在流通环节,使得代理商都有较大的仓储物流体系。搬入第三方仓储的成本较高,因此很难在货的环节加以足够的控制,这也是现有金融风险发生最多的环境。

不透明的数据:汽车后市场零部件数据不准是常态,导致常规性的退换货,使得金融机构很难准确估计货物的价值。

终端修理门店的低资信:修理门店通常依靠赊账来控制零部件的质量问题,而传统经销商是通过业务员长期跟踪来评估终端门店的资信给予账期。

我们研究发现,国外的门店体系大部分是依赖于大型的平台,如NAPA等。而NAPA给予门店不仅仅是配件支持,更重要的是提升门店的经营使其可以获客和留客。通过门店连锁经营,上述的四类问题都可以得到较好解决,因此我们预计供应链金融更容易从门店连锁转向B2B平台的公司起步。

B2B平台的兴起使得供应链金融不再依赖国企和上市公司

国企和上市公司做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能力在于贸易和融资,其中贸易及相关物流能力是其胜出各种金融机构的关键。但随着新兴的B2B企业出现,其作为第三方,帮助资金方获客、风险评估和物流跟踪,大幅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门槛。

我们实践中发现,国企的在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并不是没有弱点和局限,典型的问题如拓展新的市场面临道德风险、政策变化导致服务的不稳定性、对个性化服务的兼容性差、只服务部分交易环节等。由于上述原因,国企和上市公司并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给予B2B切入的空间。

B2B的优势在于:

B2B平台的公司价值提升依赖交易规模,因此必须提供稳定性的、全链条性服务,同时也会积极拓展原先没有金融覆盖的领域,如铁路领域等。

B2B平台将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从两方交易变为了三方,降低了资金方的道德风险。

B2B平台提供落地物流服务,以控制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提供IT等手段提高了整体交易效率,使得新的资金进入的风险和操作成本都大幅降低。

在各个行业内我们都看到优秀的B2B平台公司在从事上述供应链金融业务,如煤炭—东煤交易、钢铁—找钢网/欧冶、有色金属—有色网、铅酸—找铅网等。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按照传统定义,它是将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但是,这种1+N的定义我们觉得是片面和过时的,因为供应链对应的很多流通行业是没有核心企业的,或者核心企业并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如大宗商品的库存融资就不依赖任何核心企业。

因此,对供应链金融的定义是:一,供应链金融是为整个流通环节提供资金服务,形式不限;二,供应链金融是无因化的,即看具体商品或应收账款进行贷款,而不是取决于融资企业的资信。

如今,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层面。2017年10月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2017年8月国资委《关于进一步排查中央企业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的通知》推动国企退出供应链金融领域,给予市场力量更大空间。可见供应链行业发展将迎来春天。

为什么市场上没有供应链金融的理财产品?

原因一:现有的供应链金融结构决定了国企和上市公司赚走了息差,投资人只拿到了存款或理财收益。典型的国企企业如厦门建发、浙江物产,上市公司如怡亚通、飞马国际。

原因二:深圳是中国供应链金融的特色城市,诞生了怡亚通等大型上市公司,但却无法复制到全国,因为深圳有着独特的IT产业。

原因三:银行为什么没有直接做供应链金融,反而要借助国企和上市公司?除了上述所说的业务能力外,银行有两个巨大的短板,一是内部流程模式不适用,二是缺乏贸易主体。

内部流程:银行传统对公业务市审批2~3个月,放一年期的款,适用于对单个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和贷款。供应链金融虽然是对公业务,但更加类似消费金融业务,业务标准化,审批时间短,按日计息。绝大部分银行没有相应的审批和贷后管理流程。

缺乏贸易主体:银行没有贸易主体可以拿到一手货权,而依赖仓单和保理。仓单需要三方监管协议。在陆地仓,国企仓储管理能力不足,监管协议很难落实。在港口,强势港口基本不签署监管协议。保理需要确权。大量强势国企和央企不接受确权,如电厂。确权带来操做工作的繁琐使得更多使用在账期长的应收上。

新供应链金融的蓝海在哪?

从品类上看,国企和上市公司覆盖的主要是大宗商品领域,以及平行进口车、牛羊肉这种消费品里的类大宗商品。从地域上看,国企和上市公司覆盖的大宗商品的进口和国内的主要流通领域,而在类大宗商品里覆盖的领域主要是进口。

我们看到随着供应链金融往更多行业和国内流通下游链条渗透,产生了新的供应金融的蓝海市场。

1. 汽车行业:

随着主机厂产能过剩,4S店销往二网变成常态化,且销量大增,预计占到汽车整体销量的1/3。由于4S店提车要全款,二网收车后才付全款,因此导致中间环节的资金需求大增。

两年前,4S店到二网的在途垫资,资金成本高达年化60%+,甚至更高。但这个流通领域涌现出大量B2B企业,如卖好车等,使得新资金方介入变得简单,导致整个行业利率大幅下滑到15~18%,即日均万四到万五。

2. 大宗商品行业:

大宗商品分成三个大类:煤炭为起点的钢铁和化工、石油为起点的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按统计局2016年三者产值合计为24万亿。按2月周转期计算,整体金融规模上限为4万亿。

这个领域是国企传统的优势领域,如浙江物产、厦门建发、中化等,其自身拥有庞大的业务和物流团队。但随着B2B的兴起,大宗商品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并不在是国企和上市公司主导,新资金方的进入也成为现实,对他们而言这也是蓝海一块。这块在后面章节在详述。

另一方面,大宗商品比较依赖铁路运输,而铁路货运量的90%都是大宗商品,而绝大部分都没有金融渗透。但随着铁总的改革加速,我们看到这块已经有所突破。

3. 餐饮行业:

据商务部统计,餐饮行业规模3.6万亿。行业分为门店和供应链,门店可以用消费金额简单分为正餐、轻餐、快餐、外卖和团餐。

在门店领域,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尝试过金融服务。但除了少量大型连锁外,大部分门店的金融结果都不太理想,原因有几个:

A、国内连锁餐饮的生命期比国外短。

B、很难准确抓取门店流水。

C、门店老板的瓶颈。

上述原因,导致餐饮门店的放款成本高、坏账率高。但美团尝试了一条成功的路径——对外卖公司贷款。外卖极度依赖美团导流,单个店金额不大,坏账老板个人负担的起,因此整体金融的操作和风险成本都较低,利率反而更高。

在餐饮供应链领域,食材可以分为叶菜、生鲜、冻品和粮油。

在我们观察看,新兴的B2B并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因此规模并没有很快做大。冻品流通环节的资金并不是最明显的痛点,银行对传统批发市场的渗透度较高。

而冷链和仓储环节是问题,仓储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现有多温层和分拨面积大的要求。冷链物流环节缺少全国性的可靠服务。但由于缺乏地产的成熟资金运作模式,B2B平台不得不依靠股权融资进行重资产的投入,使得扩张速度较低。但今年冷链地产的火热,吸引了住宅地产商的进入,未来可能会有所改观。

4. 汽车零部件行业:

根据罗兰贝格统计,后市场中的汽车零部件每年的消费规模约5000亿。B2B电商以不同角度切入零部件流通行业,以望改变现有经销流通体系,如康众—标准件/品牌件、巴图鲁—车型件、甲乙丙丁—轮胎机油。汽车零部件的供应链金融有几个难题,但相关企业正在想办法解决。

价格和品质的混乱:从价格区分,汽车后市场零部件分成原厂件/品牌件、副厂件/仿制件、拆车件/走私件三大类,三种零部件处于混杂难以区分的状态。

固有的仓储物流体系:我们估计汽车后市场零部件库存规模约2000~4000亿。大量库存囤积在流通环节,使得代理商都有较大的仓储物流体系。搬入第三方仓储的成本较高,因此很难在货的环节加以足够的控制,这也是现有金融风险发生最多的环境。

不透明的数据:汽车后市场零部件数据不准是常态,导致常规性的退换货,使得金融机构很难准确估计货物的价值。

终端修理门店的低资信:修理门店通常依靠赊账来控制零部件的质量问题,而传统经销商是通过业务员长期跟踪来评估终端门店的资信给予账期。

我们研究发现,国外的门店体系大部分是依赖于大型的平台,如NAPA等。而NAPA给予门店不仅仅是配件支持,更重要的是提升门店的经营使其可以获客和留客。通过门店连锁经营,上述的四类问题都可以得到较好解决,因此我们预计供应链金融更容易从门店连锁转向B2B平台的公司起步。

B2B平台的兴起使得供应链金融不再依赖国企和上市公司

国企和上市公司做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能力在于贸易和融资,其中贸易及相关物流能力是其胜出各种金融机构的关键。但随着新兴的B2B企业出现,其作为第三方,帮助资金方获客、风险评估和物流跟踪,大幅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门槛。

我们实践中发现,国企的在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并不是没有弱点和局限,典型的问题如拓展新的市场面临道德风险、政策变化导致服务的不稳定性、对个性化服务的兼容性差、只服务部分交易环节等。由于上述原因,国企和上市公司并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给予B2B切入的空间。

B2B的优势在于:

B2B平台的公司价值提升依赖交易规模,因此必须提供稳定性的、全链条性服务,同时也会积极拓展原先没有金融覆盖的领域,如铁路领域等。

B2B平台将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从两方交易变为了三方,降低了资金方的道德风险。

B2B平台提供落地物流服务,以控制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提供IT等手段提高了整体交易效率,使得新的资金进入的风险和操作成本都大幅降低。

在各个行业内我们都看到优秀的B2B平台公司在从事上述供应链金融业务,如煤炭—东煤交易、钢铁—找钢网/欧冶、有色金属—有色网、铅酸—找铅网等。

延伸阅读2:十万亿起应收账款催生想象空间

供应链金融,下一个风口?

无论是自发,还是有意为之,不难发现,近两三年来市场总容易形成风口级热点,比如2016年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017年的消费贷,但总是热潮未及自动消退,监管风暴即来,或为平抑市场波动,或为规范。那么下一个市场热点又是什么?有人说是供应链金融,就像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或者消费贷,不一定是新起的业务,但恰逢“天时”,于是就可能成了热点,不过有“天时”,还要有“地利”,供应链金融的“地利”可以说是转型期的银行需要寻找下一个市场风口,而十万亿量级起的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想象空间无疑巨大,加之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可能的热点。不过,我们期待的是,有助企业降低杠杆的供应链金融,从一开始,就能规范安稳地站上风口,不会大起大落。

导读

据不完全统计,评级AA以上企业的应收(付)账款市场规模至少在十万亿规模量级。

“从国企到民企,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平台新链条,市场需求很大,关键是模式,怎么切入。”上述上海某供应链服务商负责人表示。

供应链金融春风又吹

“春风”源自利好政策密集落地,也源自十万亿量级应收账款规模带来的想象空间,供应链金融或成为银行等机构抢占的下一个风口。

上海某供应链服务商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资金端重启供应链金融业务趋势明显。近日,招商银行宣布将组建仅三年的交易银行升级为“平台银行”,布局供应链金融场景化解决方案,场景包括基建、消费、物流、医疗、B2B垂直电商等行业。

包括浦发、中信、民生、平安、广发、浙商等股份行都对供应链金融有所布局,而中小银行,诸如贵阳银行,以及刚成立的民营银行武汉众邦银行也将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业务推进。衍生而来,应收账款证券化或成为2018年较为可期的趋势。

不过,供应链金融早就不是银行间的竞争,核心企业本身,以及电商平台公司的加入令市场竞争激烈,且玩法多样。

“传统的玩法,比如围绕超强大核心企业的保理业务,没啥变化,热闹的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利用SaaS、ERP等工具,为更多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两端提供金融服务。”上述负责人表示。

春风何来?

今年一季度末银监会启动“三三四”检查,令银行业普遍进入增速调整和转型迷茫阶段。在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很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调整资产配置。

从产业的整个链条来看,上游的产业基金和下游的消费金融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经历了大爆发,且均在2017年受到了来自监管的规范,不少银行人士感叹,靠房地产和PPP的日子过去了,而处于中游的应收账款融资,即供应链金融,则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符合国家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

宏观来看,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现代供应链”的概念:“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政策“春风”在今年早有迹象。

5月,央行、工信部会同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银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的《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提出“要向小微企业普及应收账款融资知识,向应付账款较多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宣传培训;要推动地方政府为中小企业开展政府采购项下融资业务提供便利,支持政府采购供应商依法依规开展融资;要动员国有大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持小微企业供应商开展在线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要优化金融机构等资金提供方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流程;要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登记公示制度。”

10月,央行发布修订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明确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参照质押登记办理,应收账款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收益权,登记期限从1-5年扩展为0.5-30年。

另外,1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

据不完全统计,评级AA以上企业的应收(付)账款市场规模至少在十万亿规模量级。

“从国企到民企,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平台新链条,市场需求很大,关键是模式,怎么切入。”上述上海某供应链服务商负责人表示。

生态之变

事实上,平安、兴业和民生银行都是国内银行中供应链金融的探路者,而最传统的“粗”供应链即房地产。而后,产业中的大公司作为核心公司开始自己成立财务公司和保理公司等,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比如海尔集团、一汽集团等。

随着电商的崛起,以阿里和京东为代表的平台型公司也开始“下水”,依托其强大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做起了保理和小贷生意,甚至率先助推了C端消费金融的证券化市场规模爆发。

“未来供应链金融可能会有两种形态,”上述上海某供应链服务商负责人表示,“一是靠资源驱动,就是抱大腿,比如大电商大运营商;二是靠技术和金融能力驱动整合长尾市场,第二种难度大但更有价值。”

谈及大数据的作用,该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并不是决定性。作为一家助贷机构,首先是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熟悉,再者是整合链外数据,甚至是非交易数据,而不能完全依赖核心企业。

“我们合作的一家大型企业,成立了自己的金控平台,也做下游商户的融资,但是它还要找我们,为什么?因为它有它的数据,所谓‘大数据’,但还是不够。一家商铺,它可以在这个平台开,也可以在另一个平台开,任何单一平台的数据都不完整。”该人士举例道。

而其提到的ERP等工具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另一银行相关业务人士的认可。所谓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指集物流、人流、财流和信息流成一体的企业管理软件,能够方便企业日常管理及发现问题,结合到供应链金融,也是重要的风控工具。

在上述供应链服务商和银行人士看来,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最大障碍在于操作风险,以及涉及的系统搭建和支持。“供应链里面有很琐碎的合同发票,还涉及登记、转让等,对合同管理的要求比较高,当然区块链等技术也很关键。”某城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中小银行要切入“前有股份行,后有互联网平台巨头”的供应链金融市场,挑战不小。

上述城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我们的机会,一个是核心企业的二级经销商,这是市场大佬吃剩下的一部分,但这方面的应收账款确权要特别做扎实;另一个还是要深耕本地市场,找到好的核心企业,例如医院、学校、餐饮、商超、烟草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证券化可期

对于银行而言,除了依托企业应收账款直接做贷款授信,衍生而来的应收账款证券化也是2018年较为可期的一个趋势。

尤其是在当前银行资产结构调整,利率可能继续上行的背景下,银行在配置资产时,一是要考虑资产流动性,能否适时交易出表完成资产再定价;二是要考虑到尽可能节省资本占用,以减少对资本充足率的冲击,减少再融资压力。

就ABS本身而言,近期央行协同三会和外汇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意见征求稿)》(下简称《意见稿》)特别提到“依据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颁布规则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不适用本意见”。

结合《意见稿》对资管产品投资“非标”资产的严格“期限错配”要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或许是监管有意通过发展ABS市场实现“非标转标”,在控制“非标”总量的同时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正是出于上述考虑,证券化资产将会是银行较为重视的一类资产。而对于行业的选择,需要各银行深耕自身优势。另外,服务商市场也可能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在贵阳银行互联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郇公弟看来,供应链金融ABS的使用场景主要是代理模式和保理模式。

其中,代理模式是指代理人为各供应商代理出售应收账款,通过ABS无须支付应收账款购买对价,节省代理环节的资金占用;保理模式是指保理商或者基金或者结构化产品先支付对价,构建存量基础资产,且供应商可在资产组织期提前变现应收账款,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保理多为反向保理,且无追索权,否则供应商融资动力不足。

“对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模式、核心企业对应付账款的确认及结算制度、核心企业内部的资金归集模式等梳理,是设计ABS产品交易结构的基石。” 郇公弟在近期发表的业务分析报告中表示。

至于交易场所,除了上交所和深交所,某城商行人士也提到了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应收账款债权融资计划(证券化分级结构)已经推出两三年,但挂牌量不多,预计2018年规模可能有所扩大。

供应链金融,下一个风口?

无论是自发,还是有意为之,不难发现,近两三年来市场总容易形成风口级热点,比如2016年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017年的消费贷,但总是热潮未及自动消退,监管风暴即来,或为平抑市场波动,或为规范。那么下一个市场热点又是什么?有人说是供应链金融,就像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或者消费贷,不一定是新起的业务,但恰逢“天时”,于是就可能成了热点,不过有“天时”,还要有“地利”,供应链金融的“地利”可以说是转型期的银行需要寻找下一个市场风口,而十万亿量级起的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想象空间无疑巨大,加之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可能的热点。不过,我们期待的是,有助企业降低杠杆的供应链金融,从一开始,就能规范安稳地站上风口,不会大起大落。

导读

据不完全统计,评级AA以上企业的应收(付)账款市场规模至少在十万亿规模量级。

“从国企到民企,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平台新链条,市场需求很大,关键是模式,怎么切入。”上述上海某供应链服务商负责人表示。

供应链金融春风又吹

“春风”源自利好政策密集落地,也源自十万亿量级应收账款规模带来的想象空间,供应链金融或成为银行等机构抢占的下一个风口。

上海某供应链服务商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资金端重启供应链金融业务趋势明显。近日,招商银行宣布将组建仅三年的交易银行升级为“平台银行”,布局供应链金融场景化解决方案,场景包括基建、消费、物流、医疗、B2B垂直电商等行业。

包括浦发、中信、民生、平安、广发、浙商等股份行都对供应链金融有所布局,而中小银行,诸如贵阳银行,以及刚成立的民营银行武汉众邦银行也将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业务推进。衍生而来,应收账款证券化或成为2018年较为可期的趋势。

不过,供应链金融早就不是银行间的竞争,核心企业本身,以及电商平台公司的加入令市场竞争激烈,且玩法多样。

“传统的玩法,比如围绕超强大核心企业的保理业务,没啥变化,热闹的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利用SaaS、ERP等工具,为更多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两端提供金融服务。”上述负责人表示。

春风何来?

美团的借款可靠吗 美团的借款可靠吗下载

今年一季度末银监会启动“三三四”检查,令银行业普遍进入增速调整和转型迷茫阶段。在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很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调整资产配置。

从产业的整个链条来看,上游的产业基金和下游的消费金融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经历了大爆发,且均在2017年受到了来自监管的规范,不少银行人士感叹,靠房地产和PPP的日子过去了,而处于中游的应收账款融资,即供应链金融,则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符合国家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

宏观来看,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现代供应链”的概念:“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政策“春风”在今年早有迹象。

5月,央行、工信部会同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银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的《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提出“要向小微企业普及应收账款融资知识,向应付账款较多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宣传培训;要推动地方政府为中小企业开展政府采购项下融资业务提供便利,支持政府采购供应商依法依规开展融资;要动员国有大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持小微企业供应商开展在线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要优化金融机构等资金提供方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流程;要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登记公示制度。”

10月,央行发布修订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明确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参照质押登记办理,应收账款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收益权,登记期限从1-5年扩展为0.5-30年。

另外,1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

据不完全统计,评级AA以上企业的应收(付)账款市场规模至少在十万亿规模量级。

“从国企到民企,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平台新链条,市场需求很大,关键是模式,怎么切入。”上述上海某供应链服务商负责人表示。

生态之变

事实上,平安、兴业和民生银行都是国内银行中供应链金融的探路者,而最传统的“粗”供应链即房地产。而后,产业中的大公司作为核心公司开始自己成立财务公司和保理公司等,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比如海尔集团、一汽集团等。

随着电商的崛起,以阿里和京东为代表的平台型公司也开始“下水”,依托其强大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做起了保理和小贷生意,甚至率先助推了C端消费金融的证券化市场规模爆发。

“未来供应链金融可能会有两种形态,”上述上海某供应链服务商负责人表示,“一是靠资源驱动,就是抱大腿,比如大电商大运营商;二是靠技术和金融能力驱动整合长尾市场,第二种难度大但更有价值。”

谈及大数据的作用,该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并不是决定性。作为一家助贷机构,首先是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熟悉,再者是整合链外数据,甚至是非交易数据,而不能完全依赖核心企业。

“我们合作的一家大型企业,成立了自己的金控平台,也做下游商户的融资,但是它还要找我们,为什么?因为它有它的数据,所谓‘大数据’,但还是不够。一家商铺,它可以在这个平台开,也可以在另一个平台开,任何单一平台的数据都不完整。”该人士举例道。

而其提到的ERP等工具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另一银行相关业务人士的认可。所谓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指集物流、人流、财流和信息流成一体的企业管理软件,能够方便企业日常管理及发现问题,结合到供应链金融,也是重要的风控工具。

在上述供应链服务商和银行人士看来,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最大障碍在于操作风险,以及涉及的系统搭建和支持。“供应链里面有很琐碎的合同发票,还涉及登记、转让等,对合同管理的要求比较高,当然区块链等技术也很关键。”某城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中小银行要切入“前有股份行,后有互联网平台巨头”的供应链金融市场,挑战不小。

上述城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我们的机会,一个是核心企业的二级经销商,这是市场大佬吃剩下的一部分,但这方面的应收账款确权要特别做扎实;另一个还是要深耕本地市场,找到好的核心企业,例如医院、学校、餐饮、商超、烟草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证券化可期

对于银行而言,除了依托企业应收账款直接做贷款授信,衍生而来的应收账款证券化也是2018年较为可期的一个趋势。

尤其是在当前银行资产结构调整,利率可能继续上行的背景下,银行在配置资产时,一是要考虑资产流动性,能否适时交易出表完成资产再定价;二是要考虑到尽可能节省资本占用,以减少对资本充足率的冲击,减少再融资压力。

就ABS本身而言,近期央行协同三会和外汇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意见征求稿)》(下简称《意见稿》)特别提到“依据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颁布规则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不适用本意见”。

结合《意见稿》对资管产品投资“非标”资产的严格“期限错配”要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或许是监管有意通过发展ABS市场实现“非标转标”,在控制“非标”总量的同时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正是出于上述考虑,证券化资产将会是银行较为重视的一类资产。而对于行业的选择,需要各银行深耕自身优势。另外,服务商市场也可能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在贵阳银行互联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郇公弟看来,供应链金融ABS的使用场景主要是代理模式和保理模式。

其中,代理模式是指代理人为各供应商代理出售应收账款,通过ABS无须支付应收账款购买对价,节省代理环节的资金占用;保理模式是指保理商或者基金或者结构化产品先支付对价,构建存量基础资产,且供应商可在资产组织期提前变现应收账款,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保理多为反向保理,且无追索权,否则供应商融资动力不足。

“对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模式、核心企业对应付账款的确认及结算制度、核心企业内部的资金归集模式等梳理,是设计ABS产品交易结构的基石。” 郇公弟在近期发表的业务分析报告中表示。

至于交易场所,除了上交所和深交所,某城商行人士也提到了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应收账款债权融资计划(证券化分级结构)已经推出两三年,但挂牌量不多,预计2018年规模可能有所扩大。

来源:潍坊供应链协会 MOOM生意家集团 五道口保理学院

新启动:产业并购/定增;地产基金;FOF/股票

新启动:产业并购/定增;地产基金;FOF/股票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