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省呗是什么平台 省呗是什么平台放款

简介导语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线下分期供应商慢慢从靠利差盈利的模式,转向靠逾期产生的滞纳金和借款产生的服务费快速创造净利润,与银行信用卡...

导语

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线下分期供应商慢慢从靠利差盈利的模式,转向靠逾期产生的滞纳金和借款产生的服务费快速创造净利润,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开展同质化竞争。

支点研习社 灵乌

“一个小城市最多有十几家线下分期供应商!”对于浩南哥来说,2017年注定是艰难的一年。

浩南哥是一个三线城市的线下分期销售经理,他回忆起进入这个行业之前,这座城市最热闹的电子产品一条街上,只有捷信一家线下分期供应商,那时候的线下分期也不好做。

直到2015年,达飞、买单侠、佰仟这些供应商进入当地,这里的线下分期业务开始慢慢被盘活起来。

浩南哥就是在这个时候当起了分期业务销售代表,当年年底,他拿到了过万的薪资和奖金。如今浩南哥已经购车置房,与每天朝九晚五拿着两三千月工资的小青年相比,也算“小有成就”。当然,这些成就是他每天在街上吆喝,在朋友圈里打鸡血换来的。

转眼到了2016年,越来越多供应商发现线下分期有利可图。这时,浩南哥所在的城市,前前后后涌入了十几家线下分期供应商。

原本只有三四家线下分期供应商共享的繁荣景象,就此打破。

“佰仟、捷信、马上、有用、买单侠、正合普惠、平安分期、惠今、小牛等等,随便数一数就有十几家。”浩南哥感叹道:“现在市场越做越乱,我们的份额也越来越小,尤其是今年二三月份,好惨!”

早在2015年,支点哥在华强北咨询一台iPhone的价格时,就有好几位不同企业的分期销售代表围上来,对支点哥轮番轰炸,可见线下分期的激烈竞争已经持续许久。

资本抢滩消费金融,企业为盈利花样百出

本身就不够大的市场,如今更被众多后来者分食殆尽,一些敢于“冒险”的销售代表深知:“不玩点方法和套路,业绩很难达标。”

慢慢的,这些套路也就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支点研习社总结如下:

1、以“零利息”或“超低利息”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办理分期,增加保险费、手续费、服务费等内容,变相提价;

2、许多消费者对费率并不敏感,销售代表利用这一点向消费者推荐期限较长的贷款,实际上收取的分期手续费、服务费相当于高利贷;

3、降价销售,让消费者以为占到了便宜,实际支付的金额并不低。

与浩南哥在同一家公司做销售代表的米妮向支点哥介绍,以一台售价为5578元、128G的iPhone7为例,选择这家分期供应商,消费者先要付最低1500元的首付款,然后再任意选择9期、12期、15期、18期、24期进行分期还款。

展开全文

米妮给支点哥的建议是选择15期及以上的期数,3个月之后可以提前还款,提前还款只需要收取前几个月的利息。米妮极力向支点哥推荐分24期还款,月供236.44元。不考虑提前还款的情况,这台手机一共花费7175元,比全额购买多出1597元,平均每个月需要支付的服务费为66.5元,综合年化利率约14.32%。

从表面上来看,其综合年化利率并不算太高,可一旦逾期十天,将要缴纳30元滞纳金;逾期30天,再加80元滞纳金;第90天再加160元滞纳金。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线下分期供应商慢慢从靠利差盈利的模式,转向靠逾期产生的滞纳金和借款产生的服务费快速创造净利润,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开展同质化竞争。

以最早进入线下分期的捷信为例,据大公国际数据显示,“2013~2015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捷信金融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14%、54.01%和65.31%,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利息净收入在捷信金融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为29.61%、25.65%和29.45%,收入结构整体保持稳定。”

随着现金贷、分期购物的异军突起,资本拉开了抢滩消费金融的序幕。据支点研习社不完全统计,2017年已经有农分期、糯米袋、会分期、51返呗、什马金融、省呗、现金卡、快来贷、留呗科技等9家主营分期或贷款业务的平台获得融资。

为了盈利企业想破脑袋,与此同时,不少线下分期也开启了疯狂的业务扩张。

某线下分期供应商招聘乡镇业务员信息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小镇青年,随着资本的大浪涌入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他们入行也许只是为了糊口,随着经验增加,他们也会掌握前辈的“套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种能让他们轻松致富的方法也将变得炙手可热,那就是早在消费金融崛起之前,就已经狂欢多年的——养卡、套现。

手刷POS机代替职业养卡人,除了养卡、套现还能贷款

养卡是自信用卡诞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提升自己信用额度的行为。一般养卡的情况分为三种,一种是持卡人为了增加信用额度和积分,进行真实的消费,并按时还款,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也是最常见的情况。

省呗是什么平台 省呗是什么平台放款

另一种情况是持卡人无法按时还款,让养卡公司先用现金替持卡人将欠款还上。等信用卡显示正常还款后,再通过刷POS机等虚假消费的方式,把卡上相应额度的现金“套”出来。

还有一种情况是持卡人本人或者委托养卡公司,将信用卡通过刷POS机等虚假消费的方式进行套现,或者增加信用额度和积分。

后这两种情况十分恶劣,除了个人经济风险无法控制,还会扰乱社会的金融秩序。

以前,持卡人主要是委托养卡公司或者职业养卡人进行操作。养卡人手上至少有几十台接入不同商户的POS机。

一位经常刷卡养卡并以此为乐趣的业务经理赵晓对支点哥表示:“我一般不会找养卡公司刷卡,风险太高。我手上有一些客户,他们店里都有POS机,我到他们的机器上刷信用卡正常收费是6‰,刷1万就花60块钱。有时候也会帮别人刷,收个100块,赚点手续费。那些客户也乐意给我刷卡,机器有积分,刷的越多,积分越多,好处越多。替别人养卡刷卡,既可以赚手续费,又可以给自己加积分。”

以前刷卡费率有封顶,现在是6‰并且上不封顶,费用越来越高,赵晓刷卡养卡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有些机器用于超市,有些用于建材,应用的行业不同,积分也不同。不少POS机供应商甚至能提供模拟境外消费的POS机,以达到快速提升信用卡额度的目的。

境外POS机代理广告

也不是所有套现都是为了满足日渐膨胀的欲望。有时候一些商人为了获取流动资金周转生意,也选择信用卡套现的方式铤而走险。

在赵晓的朋友中,不乏做建材生意的商人,有人因为没有及时收回欠款,又急需资金进货,于是就用信用卡套现十万元补货,下个月账单到期之前,再用收回的欠款偿还信用卡欠费。

随着科技的进步,委托养卡人刷卡套现的玩法已经过时。现在市面上许多POS机供应商推出手刷POS机,通过代理人将POS机出售或者免费送给持卡人。持卡人可以绑定自己的储蓄卡进行刷卡和套现,甚至还可以通过POS机进行贷款,许多职业养卡人也转为手刷POS机代理。

魏峰是刚从大学毕业不满一年,毕业之后他没有去一线城市工作,而是留在学校附近做起了POS机代理。魏峰每天在朋友圈、贴吧、QQ群、校园论坛等地方,发布招募代理商的小广告。

魏峰告诉支点哥,如果代理人能将一台POS机送给用户,让用户绑定一张储蓄卡,并刷上一次信用卡,就算激活了一个用户。代理人不仅可以获得50元的提成,还可以从用户刷卡的手续费中抽取一定的返点,行话叫“分润”。当用户在该台POS机下刷够一定金额,还可以通过APP进行小额贷款。

对这款POS安全性,魏峰平淡地说:“百分百安全,因为现在这个东西已经很普遍了。”

如魏峰所说,这种可以进行个人刷卡的POS机已经非常普遍。以魏峰推荐的这款POS机为例,刷卡时自动定位本地商户,生成餐饮娱乐、酒店百货、超市零食等等消费账单,其终端结算最低签约费率为0.54%+2元/笔,上游可自由高签。

某“手刷POS机”广告

支点研习社使用百度搜索“手刷POS机”时,发现多款POS机除了费率和贷款有所不同,其余功能与魏峰推荐的POS机基本相同。有些机器的费率为0.69%+3元/笔,有些机器本身需要花20元~40元购买,有些机器则不提供贷款功能。支点研习社查询发现,其中几家POS机供应商还持有央行支付牌照。

省呗是什么平台 省呗是什么平台放款

互联网助涨套现气焰,犯罪分子卷土重来

信用卡套现几乎成了“人尽皆知的秘密”,银行在发放信用卡促进消费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消费欲望下了一个紧箍咒,那就是信用额度。手段低位的信用卡套现是将信用卡内的可用额度提取成现金,稍高段位玩法就是——空卡套现。

所谓空卡套现就是在信用额度已经用完的情况下,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套出现金出来,而且套取的金额可以是信用额度的数倍。这种玩法更惊险刺激,适合不满足于低消费额度或者急需流动资金的人群。

举个栗子,小李有一张额度为1万元的的信用卡,分期付款购物可以临时提高2倍信用额度,于是小李用这张卡到某商户刷3万元,并将账单分12期还款,交易完成后该商户将3万元转给小李并收取一部分手续费。如此,小李便用1万元的额度,套现近3万元。

银行发现这个漏洞后,纷纷将信用额度与分期额度合并。如此一来,“空卡套现”便无计可施,这种玩法现在也几乎销声匿迹。

银行严打套现依然屡禁不止,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更加助涨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自去年以来,就有媒体陆续报道,许多民间组织或个人专门从事骗贷事业,致使平台血本无归、关门大吉。然而时至今日,网络上指导骗贷的信息及广告仍未消弭。

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任性付、唯品花等消费金融都深陷骗贷旋涡,无一幸免。

套现中介广告

这些套现中介的微信头像,要么是清纯可人小美女,见她神态天真、容色清丽,就不由想多聊两句,放松警惕。要么是硕大的企业logo,最好是花呗、白条这种醒目一点的,然后直奔主题。

只要询问如何套现等问题,他们的回复速度堪比眼镜蛇捕食猎物那一瞬,态度却比淘宝客服还要拽一点点,一旦确定你不是诚心套现,就不会再搭理。

对于从事黑产的中介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一旦挖开新的口子,他们就要赶在口子收紧之前榨干他的价值,抓紧时间寻找下一个口子。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他们不但在和时间赛跑,也在和同行赛跑,谁跑的快,谁就能获得资本的青睐。一些正经做生意的企业,反而成了他们眼里的笑话。

互联网金融领域,处处是骗局,处处是商机,可谓沉渣泛滥,鸡犬升天,无论企业还是投资人,都要提高风险意识。

声明:本文为支点研习社原创,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支点研习社二维码,不按要求转载的一律举报!且转且珍惜。

在人人谈杠杆的世界里,我们给你一个可靠的支点。

最新文章